人啊,好端端的幹嘛要遠端呢?

不知不覺間,在Automattic遠端工作即將期滿二年了,像上圖那樣擠沙丁魚感覺已經過了好久好久。面如死灰的人們如同開了自動導航般,魚貫竄入火車車廂,毫無焦點的眼神四處飄移著,試圖找到一個縫隙可以不用與人對眼、想要靠眼神的投射在人群中找到最後一絲屬於自己的空間。啊,終究是徒勞,那就低頭看著手機吧。這一刻的手機,如同通往自我堡壘的一扇窗;只要把自己的眼神關在這扇窗內,旁人沈重的呼吸、味道混雜的濕熱空氣,才終於與自己沒了關係。我學生時期曾經讀過一篇文章把東京的地鐵形容成中世紀的奴隸船:早上把人一車車載往工作地點,晚上又把人一車車載回來,往復不已。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貼切。

開始遠端工作的理由很多:脫離通勤、想要看世界、想要在世界級的公司學習,但現在想想,最重要的只得一個:回家

『回家』這件事最先有感受的是較為個人的層面:早上省去的通勤時間可以拿來慢跑、接小孩下課後可以帶他們去玩、太太下班後我總是在;諸如此類,更能照顧自己也更能照顧家人。就這樣家裡蹲一陣子後無聊了,就開始四處探索找有趣的地方工作,這才逐漸意識到,『回家』不單是個人,更是有社區上的意義的。

其實,起初之所以開始到處跑,在奇奇怪怪的路邊工作只是因為心裡鬱悶。後來我就騎著車漫無目的的晃,看到沒走過的路就轉入,看到沒逛過的店就進去,如果老闆或店員健談那就更好了。這麼一來也結識了些過去不可能結識的人,走過了些比鄰而居數十載卻從未涉足的角落;這才發現,自己的家鄉還真是說小不小。

楊梅不像台北有這麼多大型連鎖餐飲,閒逛中要打牙祭,最快最實惠的方法就是找在地小吃。近日物價飛漲,不過小區總還是能找到80元就能吃飽飽的選擇。早餐比較便宜,大概40元以內就能搞定。晚餐通常吃家裡,家裡總是喜歡在傳統市場或附近柑仔店買菜,在地新鮮又便宜;這部分成本比較難計算,但算60元左右應該合理。

這麼一來,我一個人一日餐費約180元,一年下來就是65700元,這些錢全部直接進入地方,沒有中介,零抽成。再算上我每天喝的一杯50 ~ 140元不等的咖啡,每週打網球的花費,以及生活必需品的雜支,一年下來算20萬不過分吧?換句話說,我遠端工作從國外賺回來的錢透過生活所需,一年20萬全部直接進入地方。一個人回家20萬,那10人、100人呢?自從搬回家,我也把一些我用不到的書籍直接捐圖書館。我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常透過亞馬遜購買一些國內買不到的書,而這類書通常二手店都不收,所以我索性直接捐掉,因此楊梅圖書館多了些software QA practices、lambda calculus、functional programming、computer graphics共約數十本的好書;這也只是因為我生活在這裡又沒地方放這些書罷了。我一個人回家就讓地方圖書館的館藏增加這許多過去根本不會出現的書籍,那10人、100人呢?和店家、客人聊天時,他們聽我聊起WordPress、IoT、AI等IT產業見聞總是覺得很新奇;我聽他們聊起一杯咖啡、一個饅頭、一包米背後的故事,也總覺眼界大開。如果有更多人回家,會不會在淺移默化中,漸漸地填補了資訊落差、填補了我們這一代人對這塊土地認識的欠缺呢?

社會上有種迷思,好像要貢獻、要對社會有助益,就要去創業、要幹一番大事;但事實上,只要好好地在一個地方生活就有意義,就是最實質的貢獻。就好像生態系,每個角色只是努力活著,也沒在幹些什麼大事,但每個努力生存的個體卻成就了一個令人驚嘆的系統。

我們常看到:『教育是翻轉地方的唯一途徑』,我個人一直認為這只對了一半。透過教育確實可以讓偏鄉的居民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從而扭轉個人的命運—— 但對『地方』來說,就不見得是這麼回事了。舉個例,請問有誰看過拿著Google / Facebook / Apple或是國外知名大學的relocation package出國後有回來的?起碼我自己是沒看過,完全合情合理。單靠教育,提供的是出走的機會,何來翻轉地方之有?真正要翻轉地方,需要的是回家的理由,而遠端工作,恰恰提供了這個理由。

遠端工作的自由度常常讓人聯想到digital nomads那樣雲遊四海的生活型態。但對於像我這樣戀家的人來說,可以回鄉生根,正是最大的自由。

對「人啊,好端端的幹嘛要遠端呢?」的一則回應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