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utomattic,我們一直有一句話叫做:
P2 or it never happens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任何會議、決策、提問、發想等等所有你能想到的溝通形式,一定要寫在P2中,或是在某篇主文下寫成留言。P2指的是我們內部部落格使用的WordPress主題,較新版本叫o2,但我們已經習慣叫它p2了,積習之深已經把它當動詞在用。我們內部有數百個p2站,概念上就是一個巨大的WordPress multisite群集,搭配用elasticsearch自幹的搜尋引擎讓所有文章都可以輕易搜尋。
如果把p2這層抽象化,這件事的目的有三:
- 所有溝通內容都會公開建檔
- 任何人都可以參與討論
- 對於任何決策、專案,任何人都可以搜尋到完整的軌跡
這聽起來其實就是公司知識庫吧?個人在以前的工作用過好幾套,不過我覺得a8c這套自幹的是最好用的。一來我個人主觀覺得WordPress編輯器比較好用,再來WordPress容易針對公司需求客制這點真的足以打趴一堆貴桑桑的系統。
但有了系統,真正重要的還是要建立起『寫下來』的文化;比起好不好用,堆積過期的文件往往是知識庫的真正死因。關於這點,敝公司全遠距的工作型態貢獻良多,畢竟不寫下來人家要怎麼跟你合作呢?前陣子針對這件事,Matt在內部提出了『溝通債』(communication debt)與『文件債』(documentation debt)的概念,甚至隱隱強調這是比技術債更還不起的東西。他大致上是這樣說:
如果你開了個會,p2之。如果你寫了段筆記,p2之。如果你有所懷疑,p2 p2再p2。如果你發現自己整天很忙卻沒寫下半點東西,這等同是沒有在工作。少開一些會、少讀東讀西,確實把時間空出來把一切寫下來。比起繼續積累溝通債與文件債,我寧可你們少做些專案。
當然,他是親自寫在P2裡。
對「P2 or It Never Happens」的一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