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2019第三日–主題演講佐馬拉松式討論

動真格的日子來了,GM的一切歡笑與崩潰,就在這一天開始。所幸亞洲區夥伴們–通稱Asiamatticians,自有妙方:以亞洲區點心交換會開啟一天。

滿了,都滿了…
印度、印尼、越南、泰國、日本、南韓、馬來西亞、巴基斯坦以及俺們台灣,來自亞洲各區的好貨一瞬間堆滿整張桌子。我今年帶的是義美小泡芙、義美煎餅、戲院口魷魚和俺太座大人手工製作鳳梨酥與珍珠奶茶酥;太座大人產品甫上桌就消失在人間,彷彿不曾存在過般,令人感到溫馨。三年前我們第一次辦這個早餐交換會時人只夠坐一桌,現在已經要擠三張桌了,看來明年四張甚至五張不是夢。

吃飽喝足,就是早上的主題演講時間了。

首先登場的是Scott Berkun,也就是在敝公司初期引入目標導向團隊時的第一個team lead,The Year without Pants的作者。他本次的講題:How Design Makes the World,是他目前正在編撰的書Design MTW的概觀,大致上可歸類為三大點:

  • 以實例解釋好設計與不良設計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 日常生活中不良設計意外地常見,背後究竟有哪些成因?
  • 我們可以從這些故事中學到哪些原則來輔助設計?

整個講題的脈絡讓我聯想到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但去掉了許多學術味,撒上許多趣味;例如討論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適應了不良設計,以及在該檢討設計缺失時反而習慣去檢討自己。順帶一提,如果可以的話強烈建議買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的原文版來看,幾年前看的中文版簡直慘烈到不忍卒睹。

在檢討不良設計背後的成因的部分,有個有趣的分類叫做『勢力的邊界』。美國某州的一處小鎮,舉目所及都是與東南西北對齊的網格狀道路設計,但在中心卻有一塊是轉了45度角的網格,在邊界形程許多『大』字型的五叉路口,長期以來造成許多交通問題。為什麼會有這種不合理的設計?原來是因為當初在規劃時兩塊地屬於不同地主,地主A認為應該要對齊東南西北,地主B認為應該要對齊東北方一座東北-西南向的橋,後來意見喬不攏,就乾脆各搞各的。

『你們知道嗎?這種事情在數位世界也很常有喔』
說完, 他打開WordPress.com
『你看,一切都很整齊,好像網格道路一樣 … 但這是什麼?這裡有個奇怪的按鈕,會導到wp-admin呢!』
…………………滿堂掌聲中,大家心裡大概都是這樣吧 -> _(´ཀ`」 ∠)_

第二個講題是Vanessa Van Edwards的The Science Of Charisma。

就如同她的講題般,甫上台落落大方,舉手投足、抑揚頓挫皆引人入勝,很難想像她在幼年時期有社交障礙,倍受排擠。人生有時實在很奇妙,你最受挫的部分有時反而會成為你最大的長處。她先帶領大家思考什麼樣的人讓人感覺到『溫暖』,什麼樣的人讓人感到『有才幹』,接著帶出一般我們認為有魅力的人,其實就是在『溫暖』與『才幹』的平衡點的人。接著她再列舉經過科學驗證過,哪些舉措讓人覺得『溫暖』,哪些則突顯『才幹』,了解這些行為後,我們就可以透過了解自己較屬於『溫暖 – 才幹』光譜的哪一側,有意識地做屬於光譜另一側的事情,讓自己往平衡點推進。

主題演講後,趁著大腦充分激勵後的勁頭,就是下午的team day了。在兩年前開始每次GM的開頭都會安排一次team day,用來檢討過去以及計劃未來。我們retention marketing team這次主要討論兩個項目:

  • 定義核心任務
  • 檢討Trello board的維護問題

『試用一句話總括retention marketing的任務』較資深的團員Matt Husby單刀直入地起頭;以此為開端,我們再逐步帶入較具體的議題如:『我們有什麼方法與策略來執行?』以及『如何衡量執行成效?』。由於我才剛加入retention marketing team幾個月,討論後總算是對接下來的方向有較清晰的概念了。特別是Anne解釋product team和marketing team思維的不同之處:

理想中,我們的共同目標是一個『完美的產品』,完美地滿足目標客群的需求,那就是終極的行銷。但現實中,行銷是把現有的產品當做基準線去最大化其價值,並透過這個過程得到的數據分析使用者回饋,再回頭去引領產品走向,提昇那條『基準線』。我們要與product team建立這樣的正向遞迴關係,逐步往那個『完美的產品』推進。

至於Trello board的維護,我們team遇上的問題其實是許多跑scrum或kanban等敏捷開發的團隊都會碰到的問題:多到滿出來沒人會看的backlog,全都認領了卻又沒人做的TODOs,以及兩百年沒更新的in-progress。會造成這樣的現象,其實根源很簡單:沒有專職的維護者。個人看過許多失敗的例子,說到底都是因為小看了task board的管理,以為只是兼差著一天花個幾分鐘就能做好的事情,最後整個流程徹底崩潰後還以為是方法的問題,沒想過是自身的問題。在此呼籲,task board的狀態就是團隊管理的具現,是需要投注大量心力管理的。task board上的卡片一直流動,就會有不間斷的產出;task board上的卡片堆著生香菇,再宏偉的計畫也只會生出香菇,就這麼簡單。

討論結束、吃完晚餐回到房間已經是晚上9點左右的事情了,樓上的party suite這時『嗯ㄘ嗯ㄘ』的high聲不絕於耳。在GM很多人是徹夜狂歡不睡的,先姑且不論內向與外向的差異,實在很佩服他們的精力。我平常睡覺是很怕吵的,但積累的疲勞加上時差雙重攻擊下,我可能躺在工地旁邊都睡得著吧?洗完澡,頭碰到枕頭沒幾秒就失去意識了。

對「GM2019第三日–主題演講佐馬拉松式討論」的一則回應

發表留言

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