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8c做leader初期小感

自從4月初MarTech team首度以squad模式嘗試分層運行這個日漸壯大的團隊,不知不覺也4個月了。Squad和Team在a8c是很不同的概念:team就是傳統上我們認知中的團隊,而squad是針對某個專案組成的小組,通常是跨團隊甚至跨部門的,沒有特定的運作規章,在專案完成後就會做鳥獸散。

由於要組成新的team有許多正式流程要進行,當時我們也不太確定這樣對整個MarTech是否合適,因此就先以squad模式運行看看。而這項實驗也終於在上個月塵埃落定:MarTech正式分成兩個子團隊。順帶一提,我們這次用了變形金剛主題來命名,因為我丟銅板丟輸了,我所屬的團隊就成了狂派(Decepticons)。

在a8c的"team leader"其實不太像台灣傳統科技業認知上的管理階級,leader並沒有真的在「管理」什麼,薪水也不會比較高,主要的任務是決定方向以及團隊支援,確定每個人都有以自己的方式發揮最高水準所需的資源,想想跟旅遊團領隊還挺像的。

因為我們一開始就是以模擬子團隊的方式在跑,我本來以為有沒掛那正式的頭銜不會有多大差異,結果是大錯特錯。公司對各種領導職的期望相當高,投注的訓練資源也很多;當job title從code wrangler變成team leader的那天起,首先就會收到許多來自HR的通知進行許多團隊成立的SOP雜事:slack channel、slack group、是否要團隊專屬p2、profile填寫、決定「安全性與意外」(security & incident) 的窗口等等。再來就是如排山倒海般到來的教育訓練,自2017年起,公司要求所有領導職都一定要完成Reboot領導能力訓練課程,之後3~4個月還會有後續進修課程。必修之外,還會不定期有自由參加的workshop,例如我下週要參加的「如何與直屬討論艱難的議題」(How to have a hard conversation with your direct reports. 翻得好爛,但我盡力了 … QQ),還有Aadil Mamujee給的專案管理與分析實務等。總之就是每天都事情多到溢出來,頭幾週甚至忙到覺得有點憂鬱傾向出來,所幸現在是比較能調適了,才有辦法在這邊寫文章。

我會想接leader,是因為所有我在a8c合作過的leader們都出奇的好合作,而不是像一般科技公司中管理階層的印象那樣沒事找事、勾心鬥角,所以我一直很好奇背後到底有什麼魔法。我現在大概略知一二了:a8c的leader們多是出自自己的意願接刀而非因為工作資歷到了不得不接,而公司也早已發展出系統化的方法培育領導技能,而不是當這些people skills都是與生俱來一樣

回顧起來,現在最大的挑戰就是時差。過去還是無憂無慮的碼農時沒這問題,因為大家也習慣和不同時區的人合作了,透過p2清楚地把要溝通與交接的事項公開透明地寫出來,等到自己上班時間到了再接續即可。但領導階層進行的討論既密集又快,我一開始想嘗試和以前一樣堅守工作時間,但很快就發現行不通:等到我醒來,事情幾乎都決定完了,造成我的團隊在整個部門的大方向上處於極為被動的位置。因此我現在都盡量早上5點就上線,如果是重要的會議,即使晚上11、12點也盡量參加。

辛苦嗎?很辛苦,但辛苦也是自己選的。早在去年我還在diversity & inclusion委員會幫忙時,我們就將「開發團隊領導者中幾乎沒有亞太地區的人」列為頭幾項改善項目之一,但遲遲沒有下文。所以這次自己會先頭洗下去,一方面是自己職涯規劃的一部分,一方面也想探索看看領導職位到底要怎麼面對跨時區與跨文化的挑戰。

方向決定好,剩下的就是存活了。

對「在a8c做leader初期小感」的一則回應

  1. 早上五點就上線也太了硬吧 @@,話說 p2 我實在用得超不習慣,以為可以像 Notion 一樣隨意的新增文件跟拖曳資料夾進行分類,但 p2 我用起來好卡,感覺像是網站而不是 App,更像是多了前台用 Gutenberg 發文的 WP,好奇你們內部都到底都怎麼用它的?看來不會用 p2 是沒辦法進 a8c 的XD

    1. p2的歷史悠久,雖然說最近重整拉過皮,本質上仍然是個能在前台直接使用的多人協作WP站。因此它跟Notion之類的app會蠻不一樣的,主要用途會是提供開放的空間溝通,搭配上WP本身的彈性,就可以針對各團隊需求做出一般app做不到的高度客製。我個人覺得要到N個p2 sites X M個使用者組成一個團隊內的知識網路後,加上方便搜尋的功能後它的威力才會顯現出來。搜尋的部份我們內部叫MGS(Matt’s Global Search),就我所知現在好像還沒整合好的樣子,p2 team現在也在忙著把我們內部常用的plugin給抽出來讓所有用戶都能用。總之,敬請期待 XD

發表留言

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