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IA閱讀紀錄(6) – 第二章完:Datalog,總結

週末盡可能地找空閒時間讀,終於把剩下的最後一點點讀完了。

最後一段介紹Datalog,標題是「The Foundation: Datalog」,因為它是在1980年代從學術界開展出來的query language,盡管在當年並未在實務上獲得成功,作為QL的老前輩,其作為催生其他QL的基礎可謂功不可沒。

應該啦,書上這麼寫,我就這麼信了。

Datalog是一個類Prolog的logical language。大學時代在學Programming Languages時我就搞不懂,現在看了還是滿頭問號。所以請原諒我寫不出什麼像樣的心得,因為心得就只得一句花惹發

有意思的是學到有個叫Datomic的資料庫就是採用Datalog,看起來挺新穎的。這讓人聯想到因為Elixir重新讓世人認識的Erlang,又有點像超前時代太多而不受重視的藝術品,因緣際會等了數十年才得以重見天日。資訊科學的歷史中還有多少這樣靜待發掘知識珍寶呢?

下回第三章:「Storage and Retrieval」,要進入database engine的實作世界了,有種好硬好硬的預感 …

發表留言

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