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研究所那段每天K論文趕專案的日子已是近10年前的事情了。當時我懷抱著製作AAA遊戲的夢想加入了交大computer graphics實驗室,但大約在碩二上學期,主要研究的physical-based fluid simulation、clothes simulation以及point-based rendering,各大期刊幾乎都被數學及物理出身的人攻佔,即便我自信程式功力、對GPU等硬體的了解不輸人,由於無法自行發展背後運行的理論,總覺得無從施力,心態上陷入極重的低潮。回想起來那就好像整個人爬在暖暖ㄍㄡˊㄍㄡˊ的泥漿中,悶不死又爬不出。我為了補足數學方面的不足,先是去修了應數所的微分方程,後來又去圖書館借了一堆數值方法等等相關書籍來K,但那股被動感始終無法突破;這讓我非常沮喪,一度想著是不是該放棄,請教授隨便給我個題目做做能畢業就好了。
『我看這領域根本沒有我容身之處,computer graphics sucks!』我曾認真這麼想。
後來在一場每週例行的seminar中,Karen Liu教授來訪,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