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長假過一半

Automattic的許多福利中,讓人看了就口水直流的就是每五年有一次長達三個月的sabbatical了。Sabbatical,指在工作一段時間後由服務單位提供的給薪長期休假。這在學術界似乎較常見,因此有「學術休假」這種譯法,但用在勞工身上似乎不太恰當,因此又有極富野心的「壯遊假」或單指客觀長度的「長假」兩種光譜兩側般的翻譯,這邊就姑且用後者。

我其實2020就滿五年了,本來打算2021的6月開始放,但COVID引發的各種封鎖政策讓我覺得放了也不能做什麼事,因此就先取消,延到今年。今年的情況大家都知道——台灣邊防失守,彷彿晚了兩年才跟上流行般,跟上了世界的腳步。但這次我決定不再等了,反正局勢已定,我們注定要與這隻圓圓刺刺像顆帶刺沙灘球般的病毒共存,人生經得起幾次等待?於是我在3月正式提出申請,從4月開始就著手計劃長假期間我負責的事務的交接計畫,5月就開始執行。除了工作方面,更令人興奮難耐的自然是這三個月的休假究竟要如何好好利用了。

我本來就有用筆記本規劃的習慣,對於這難得的長假,從想嘗試的事情、副專案、研究學習、想去的地方、想教孩子的事、想帶父母與岳父岳母去體驗的事,我像是把腦子外翻般花了數天確保每一滴靈感、每一縷思緒都倒出,用我力所能及的最小字體狠狠刻畫,直到寫不出任何一個字時,才如夢醒般停筆,對自己寫出這麼長篇如經文般的文字,竟有種暖暖的成就感浮上心頭,牽動我的嘴角不住上揚。「多麼奢侈的煩惱啊」我自嘲道,公司的長假指南中寫道:「請盡量利用這段時間做完全與工作無關的事情,為你的身心做最好的重啟」,就是指這種感覺吧?後來同事問我有什麼計畫,我一律說「我有一大堆想做的事,但我決定不要預先計畫太多,而是放下一切,讓當下的我決定」,嗯,多麼禪風的回答。

當時的我怎麼也想不到,接下來的某個如往常一般平凡展開的週一早晨,岳父會在家重摔,命危送醫。

年度交換禮物來啦!

在a8c,每年年末會有一次秘密聖誕老人(Secret Santa)的交換禮物活動,也就是「小天使小主人」遊戲。雖然我幾乎每年都參加,突然想到我好像沒有寫過這件事。

活動進行方法是:

  1. 當年主辦人會在約11月中於watercooler p2宣布開始登記,有興趣的人就自行到內部一個名為"Automattic Gift Exchange"的WordPress網站登記。
  2. 登記時間截止。Automattic Gift Exchange會發送Slack ping,告訴你今年的送禮對象已經決定了,這時去該網站就會看到本次送禮對象的寄送資訊,以及一個可以匿名發送訊息給送禮對象或是你的秘密聖誕老人的表單。
  3. 收到禮物,是時候去watercooler p2發文炫耀啦!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是最先收到禮物的人要開一個新的p2討論串。

因為公司的人遍布全球,所以玩這個好玩之處就在會有機會收到世界各地的東西。我曾經收過來自瑞典的節慶食品,其中一條焦糖醬因為真的太甜了現在還躺在我家冰箱;來自亞利桑那州的各式仙人掌特產以及當地小咖啡店的重烘焙豆,那支咖啡的風味之好我至今還念念不忘(我常常覺得台灣咖啡師大多對重烘豆過於歧視,不過那是題外話);還有一年某熱愛烘焙的同事因為沒辦法寄她自己的作品來,居然訂了Biolove的蛋糕給我,她不通中文也沒到過台灣,令我印象深刻。

今年收到的是來自英國的恐怖漫畫:Ghost Island: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這本書來自一位曾經在grand meetup合作過的同事。他事前有寫匿名信給我,想多了解我的喜好來選擇。
「你最近一次追劇是追了什麼?」
「魷魚遊戲」
大概是這樣,他選了一本恐怖漫畫給我。我收到沒多久就看完了,作畫呈現相當精彩,雖然整體故事張力和人物表現深度似乎礙於篇幅有些不足,但仍然是部佳作。

至於我送的禮物呢?過去每次我都是精選台灣美食大禮包寄送,但今年抽到印度同事,很不幸沒有任何運費合理的方式可以寄送,我只好上Amazon.in去買了一個我出外工作必備的收納神器GRID-IT,從當地商家送去,雖然氣勢不足,起碼顧到實用性與價值感。

如果2022年末全球物流能恢復正常,抽到我的人就賺到了。兩年悶氣集成的兩倍大禮包,必定要他一次從台灣頭吃到台灣尾,看到MIT字樣都會怕。

WordPress.com的產品包裝與定價問題

圖文不符的特色圖片攝自日月潭星巴克的陽台。

前陣子在週末帶著家人到日月潭來了一次毫無事前規劃的三天兩夜旅行,這對我們家來說非常難得。因為我很怕人多的地方,也對長途的車程敬謝不敏,因此過去我們家出遊通常都選平日,出國的次數也比在國內多,乍看之下好像荷包很厚的樣子,其實只是把別人短程出遊10次20次的錢累積起來,加上坐飛機比開車容易避開人潮車潮而已。但疫情當頭,加上小子上小學後時間、空間彈性大減,即使我再怎麼自詡為家裡蹲的佼佼者,竟也覺得蹲到快發霉,必須硬著頭皮去人擠人。

三天兩夜的行程相當鬆散。每天孩子和太座都睡到9點才被我搖醒去吃早餐,吃完就回房間連線打Don’t Starve Together到快中午,接著才懶懶散散地出門。這種過度閑散風格也是我們不愛當天來回旅遊的原因,光是要一早出門就快做不到了,還能期望一天內能去到多遠呢?

不管去到哪裡,晨間散步是我最愛的時間。在天微亮之際,用慢到彷彿身體自己在走的步調,融入朝陽投出長長的影子中,以我一介外來俗人的身影,為這片當地人早已看慣的風景增添一抹新意。這次自然也不例外,在家人還好夢正酣之際,我的足跡已遍佈水社碼頭周邊,兩天來淋過雨也吸過晨霧,

在星巴克等咖啡時打開WordPress.com app,發現上次發佈文章竟已是4個月前的事了。回想起來,那差不多就是我被編入「產品包裝與定價」小組擔任開發領隊的時候。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文摘「For New Managers」有一段話說:

你本來以為成為管理者後會有更多自由和權限可以追求想做的事,但實際上你卻更加受限於整個組織複雜的人際網路中。

這幾個月來,關於這點我可說是用我的骨髓徹底體認到了。

年度交換禮物到啦啦!

一年一度的年度交換禮物盛會又來啦!今年是第八屆,從我進公司以來,我年年都送出個人意見強烈的「台灣零食精選大禮包」,為拿到禮物的人的年末假期增添些許異國風情、歡笑,和一點點的淚水。每年的老班底是廣受各國同事好評的「微熱山丘鳳梨酥」,今年進一步升級為「鳳梨酥烏龍茶禮盒」加「蜜糖脆糕」;此外還有綠乖乖、米乖乖、義美泡芙、金鴨炸魚皮、金鴨麻辣蟹、珍煮丹巧克球,因應疫情,再加碼小孩口罩與成人口罩—當然是彩色帶花紋的。

而我自身的禮物也在昨天送到了—是來自亞利桑那州的地方產品組合,加上精美手繪卡片!卡片上寫著:

我想要藉著這個機會送給你亞利桑那州的地方特色產品

可謂英雄所見略同。我邊含著仙人掌棒棒糖,喝著「沙漠深焙」咖啡,讀著卡片不住點頭。

看著同事畫的沙漠,不禁讓我回想起前年帶著全家人去大峽谷西緣的旅程。當時我家小子正迷曠野之息,踏進大峽谷的瞬間他覺得自己好像踏入了格魯德地區,興奮地到處奔跑攀爬,好像林克上身一樣。那裡,剛好也是亞利桑那州呢。

插旗LeadDev Live啦!

LeadDev是Reboot之外另一個我們公司常送人去的領導管理conference,今年因應疫情,也全面移師線上。今晚歹丸時間8點會登場的就是LeadDev Live,6個小時雙軌的內容看來相當精實,但全面免費!

登入專用Slack channel後看到主辦人在邀請大家插國旗,毫無懸念地插上第一支,感覺人生圓滿。

希望今晚不要邊聽邊睡,就更圓滿了。

在a8c做leader初期小感

自從4月初MarTech team首度以squad模式嘗試分層運行這個日漸壯大的團隊,不知不覺也4個月了。Squad和Team在a8c是很不同的概念:team就是傳統上我們認知中的團隊,而squad是針對某個專案組成的小組,通常是跨團隊甚至跨部門的,沒有特定的運作規章,在專案完成後就會做鳥獸散。

由於要組成新的team有許多正式流程要進行,當時我們也不太確定這樣對整個MarTech是否合適,因此就先以squad模式運行看看。而這項實驗也終於在上個月塵埃落定:MarTech正式分成兩個子團隊。順帶一提,我們這次用了變形金剛主題來命名,因為我丟銅板丟輸了,我所屬的團隊就成了狂派(Decepticons)。

摳韋德-乃汀中的a8c小日子

自疫情爆發以來,摳韋德-乃汀(COVID-19)開始他的全球之旅算算也四個多月了(當然也有人說實際上已經6、7個月了),期間不但愛去餐廳併桌,還不管別人意願硬是要去當沙發客,可謂當代最不受歡迎的旅人。因為a8c打從出生就是遠端工作,相對於許多臨時啟動WFH而顯得有些生澀的公司,似乎比較不受影響?一半一半。就工作上來說,我們的合作模式確實不受影響,但對全球夥伴的生活衝擊是真真確確的。所幸我們的業務量就像許多網路服務公司一樣,不減反增。由於假日得面對疫情直接帶來的壓力,忙碌的工作日反倒變成許多人的避風港了。

紀念一下台灣這麼長時間零本土案例,這篇就以流水帳的形式統整一下,疫情期間a8c有些什麼對應政策吧。

a8c工作文化的原罪?

過去寫了這麼多在Automattic工作的好事,今天趁著在等程式碼發佈的空檔,來寫個數年來懸宕未解的問題:維護孤兒 —— 發佈之後,儘管使用者眾多,也永遠拿不到資源維護的專案。

會下這麼聳動的標題,是因為我覺得這是我們鬆散、高彈性、強調速度、根源於開源專案的工作文化的一體兩面。我們內部同時啟動的專案非常多,一個專案也通常短則1~2週,長則2~3月就發佈了,發佈之後呢?人就四散去做別的事情去了。在剛開始的一兩個月,要找到原班人馬處理後續維護還算可行,但隨著時間過去,要追溯愈來愈困難,優先序也逐漸受到新的專案擠壓;issue延宕的時間從本來可能2到3週,逐漸推進到2到3個月,當開始出現超過半年也沒人解的issue,我們便又多得到一個維護孤兒,可喜可樂、可喜可樂。以前曾讀過某篇文章論中國的高速經濟擴張弊病,裡面有一句神比喻:「步子邁太大,扯到蛋了」,差不多就像這種感覺吧?衝太快,掉好多包了。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calypso專案的自動化end-to-end測試。概念上,每當有一個PR被標上"needs review",我們的系統會自動在calypso.live上設立起一個docker container來跑該分枝的calypso,再用tests/e2e下分類為canary tests的自動測試去確認基本的正確性。如果進一步標上"needs e2e tests",那就會有好幾卡車的桌面版與行動版end-to-end測試對它這捏那拉、上沖下洗的,跑到PR吱吱叫。

matticbot會負責通知各PR的calypso.live專屬實體URL

這聽起來很美好,但有個問題:calypso.live相當不穩定,所以就會常常發生automated e2e tests不過,打開一看是calypso.live起始失敗:

這造成很多問題。開發人員常常被迫去檢查這個false negative,一開始大家還會想說重跑一下,久而久之大家就開始留下「此錯誤與本PR無關」等話,然後就忽視過去了。結果呢?曾經發生過有些不該忽視的也被忽視,造成好一段時間帳號註冊無法使用。由於一旦出錯,CircleCI會自動通知該repo的所有人,這類訊息看久了大家紛紛設inbox filter直接把它濾掉,試問這樣CI的意義還剩下多少?

這樣天天在用的東西,應該很快就會被修好吧?很遺憾,大概快一年了都還是這樣。像這樣即使很多人在用仍然成為維護孤兒的內部工具多到不行,今天舉calypso.live為例只是它會出現在公開的源碼庫中,比較方便講而已。

換個角度想,這也是為什麼一旦組織大起來,自幹前要三思 —— 長期維護成本難以估計,自己能投入多久亦未知。

Marketing meetup總結:行銷債與品牌困境

(圖文不符:新年假期狂混了快三週,用一張東海岸的美景來啟動新的一年吧!)

我們今天在這邊聚在一起談行銷,其實已經是一大創舉了;在僅僅5年前,在Automattic談行銷都還被視為一種貪婪。

這是某人在本次marketing division meetup的開場。會後我們幾個相對菜的問了比較資深的Veselin,他說:「沒錯喔,這是真的」。由於Automattic始於開源,一直以來都是以影響力為優先考量,賺錢被視為是種有如副作用般的存在,不但量上只要求能夠維持公司的運作,任何直接以賺錢為第一目標的行為,都被視為一種貪婪。這在Automattic Creed中也可見一斑:I am more motivated by impact than money

這想法當然是很浪漫,但現實殘酷:經營企業可不是搞慈善,佛心生意是沒辦法長久的。這不禁讓我聯想到前陣子才把收費方式從一次買斷改成訂閱制的ACF, 說真的從ACF提供的價值以及營運成本上來看,早該改了。他們還算幸運的,不但來得及改大家還願意買單,這些年來不知道看過多少優秀產品堅持佛心,最後卻因無法維持結束營運。這樣的結局往往只換來大量的感謝,和猶在耳邊的熄燈號。

就當作是為了讓老客戶能一直有他們所相信的產品可用也好,請認真把賺錢當作一回事吧!賺錢本來是應該的,該被當作是一種永續經營的必要手段,只是超過了該有的限度後才變成貪婪而已。

在很久以前我在第三順位症這篇稍微提過敝公司有大量的設計債,這個「行銷債」可說是師出同源:過度強力的工程主導,導致長期以來對行銷的不重視。事實擺在眼前:不管理念再遠大,我們的成長遠遠不及各大競爭對手,如新興平台WiX和SquareSpace,甚至連WordPress hosting service如WPEngine和GoDaddy的hosting service都是我們數倍的成長率;加上公司規模的擴張,我們已經不能再說什麼「只要能維持運作就好」之類的天真話了。

這次meetup檢討的項目非常多,但主要不脱兩個方向:檢討行銷策略與品牌定位。

Marketing division meetup – 登入

歷經漫長的18小時征途,今日終於堂堂登入The Porter Portland,準備參加今年首度的marketing division meetup。SFO入關向來都久到白頭,但這次真的太久了,久到好幾個人拜託我們排比較前面的人讓他們先過,因為都已經最後登機了還在安檢。我自己其實也很趕,但至少還沒這麼緊急,就強作鎮定露出「別擔心,歹丸郎挺你」的隨和笑容讓他們匆匆而過,最後我趕到登機口剛好開始登機,有驚無險。說到美國國內線轉機,雖然United班次多又便宜,個人經驗上還是Alaska Airline比較好:座位寬敞,有電影看,空姐也比較溫柔 –– 真的啦,長途旅行中這個很重要的。

這次除了WordPress.com,Jetpack,WooCommerce的marketing team齊聚一堂,因為人數眾多,加上Matt和Kinsey也會遠端參加,HR和Event team也派出堅強陣容參戰,總計5x人,算是少見的規模。由於自從新CMO Monica Ohara上任,不斷大刀闊斧地改革,這次會召集所有人,正是要針對2020年極具野心的成長目標一起取得共識。

為了接下來精實的三天做準備,俺先去吃個Burgerfi補充氣力,也就是上面這張照片的由來。就好像固定儀式一般,我每次到美國第一天都會跑去吃連鎖速食來「啟動」,按照喜好順序是Shake Shack、Burgerfi,以及In & Out。大口吃肉、大啖薯條,把什麼瘦身計畫健檢紅字什麼的都忘光,吃完後邊吮指邊閉上眼睛細細品味腸胃因為重油重鹹的刺激而拚命滾動,過了約莫五到十分鐘後,油膩膩的血液沈甸甸地開始在血管中要動不動地,逼得心臟比平常更努力地跳動。抓緊這個時候,狠狠地再灌一口冰涼的可樂下肚,逼著腸胃抗議、心臟跳到極處,讓一種自殘般的快感爆發出來:「啊啊啊啊啊!WELCOME TO THE US!」這就完成了儀式,準備好工作了。

離鄉背井的心,變堅強了。

肚子,好像變軟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