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報稅這檔事

服用前請注意:本篇以個人經驗寫成,因此可能有許多法律或稅務相關用語不太精確,還請見諒。

就在去年,a8c在台灣人數堂堂衝破2位數,而且還在穩定增長中,正式擊敗東亞一哥日本,可喜可樂、可喜可樂。因此我們前陣子舉辦了第一次的區域性meetup,在天母古道的1800級階梯毀滅膝蓋、探索隱藏版瀑布,大吃興蓬萊排骨酥與其它大量與健康扯不上邊的食物。

當天我被問到最多的就是如何報稅,我當初也是被這問題搞得暈頭轉向過,是時候寫一篇文章總結一下。

先寫結論

內文很長,有空的人再泡壺茶、沖杯咖啡展開內文看看吧,沒空看一下這段應該就夠了 🙂

Automattic在沒有分公司的地方是以用「契約工作者」(contractor)的方式簽訂發當地貨幣的合約,這種情況可以用個人身分透過全部列舉或是用執行業務所得的名目來報稅,手續簡便但會報到哭出來。後來透過Zapier的前輩Chang-Hung介紹,我才知道更好的方式是成立一間機構,透過「外銷勞務零稅率」來節稅,我是選擇透過Simpany的服務成立行號。行號的稅計算很簡單,營業稅0稅率,免營業所得稅,最後就是「總收入*行業稅率」算出營利所得,算入個人所得稅去報(*修訂1)。軟體服務是8%,軟體出版則是6%,後來透過Simpany協助申請到後者,這樣一來我基本上繳不到稅,除非公司突然加我十倍薪水。但有一個最大缺點就是每個月都要去銀行用印才能拿到錢,我是在玉山開公司戶,他們是說這跟洗錢防制法有關,只要是用這種形式進來的台幣就避不掉。至於其他銀行有沒有別的方法,我就沒去進一步研究了。

因此,我一年關於稅務的常規大概如下:

  1. 每個月月底開一張invoice給公司(無制式格式,自己找個template做就行),以及用線上工具開一張電子發票,勾選「零稅率」,項目寫「服務費」。
  2. 銀行通知有匯入款進來要用印,帶著大小章風塵僕僕地騎車去蓋章。一開始會要請行員把水單email給我,但後來熟了都不用說了。
  3. 雙數月底,Simpany會通知要報稅,這時就把合約、給公司的invoice、銀行水單印出,包成一包預約順豐取件寄出。
  4. 時光匆匆來到5月報稅季,這時「71D 課稅年度營利事業投資人明細」根據Simpany提供的資料申報。(5/19補充)
  5. 時光又匆匆來到12月,這時候會需要申報「年度各類所得」,申報員工薪資等等。因為我都沒有,也沒打算給自己做個薪水的名目,所以就報0即可。(這部份見仁見智,有一說是為了將來申貸或信用卡申辦等事宜最好還是要設定個薪資,免得銀行那邊審核不過,我沒有相關經驗就是了。)
  6. 新的一年開始,繳給Simpany記帳服務費26000+珍奶型電子發票方案660 = 26,660。(*修訂2)

多了許多手續,但這樣一來稅負全免,一年只需繳給事務所26,660即可。

人啊,好端端的幹嘛要遠端呢?

不知不覺間,在Automattic遠端工作即將期滿二年了,像上圖那樣擠沙丁魚感覺已經過了好久好久。面如死灰的人們如同開了自動導航般,魚貫竄入火車車廂,毫無焦點的眼神四處飄移著,試圖找到一個縫隙可以不用與人對眼、想要靠眼神的投射在人群中找到最後一絲屬於自己的空間。啊,終究是徒勞,那就低頭看著手機吧。這一刻的手機,如同通往自我堡壘的一扇窗;只要把自己的眼神關在這扇窗內,旁人沈重的呼吸、味道混雜的濕熱空氣,才終於與自己沒了關係。我學生時期曾經讀過一篇文章把東京的地鐵形容成中世紀的奴隸船:早上把人一車車載往工作地點,晚上又把人一車車載回來,往復不已。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貼切。

開始遠端工作的理由很多:脫離通勤、想要看世界、想要在世界級的公司學習,但現在想想,最重要的只得一個:回家

『回家』這件事最先有感受的是較為個人的層面:早上省去的通勤時間可以拿來慢跑、接小孩下課後可以帶他們去玩、太太下班後我總是在;諸如此類,更能照顧自己也更能照顧家人。就這樣家裡蹲一陣子後無聊了,就開始四處探索找有趣的地方工作,這才逐漸意識到,『回家』不單是個人,更是有社區上的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