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提到岳父出意外後我的心境變化與生活中的種種挑戰。文末總結,在這生活波瀾無定的時刻,最終我能做的還是回歸基本:提早計畫、提早執行、努力再努力而已。本篇想分享一下這些日子來思考的結果,以及後續的執行計畫。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一書中,作者Don Norman在第五章"Human Error? No, Bad Design"花了非常長的篇幅解釋為何人們習慣把意外事故歸咎於人為錯誤而非去檢討設計、為何重大意外源自系統性風險且分析起來曠日費時、為何明明事故如此昂貴,人們卻偏向忽略安全系統的投資直到後果無法承受,最後從根源的設計來正視何謂「錯誤」,以及預防和處理的心智模型。順帶一提,如果我可以選一本書讓全台灣的人都讀過,這本定是首選,而這章又是精華中的精華;如果在讀這篇文章的你還沒看過,請務必嘗試找原文的來讀讀看,保證值得。
其中引述早期波音公司的一段話我非常喜歡:
我們可不是靠祈禱來每天把數以萬計的旅客送上天空
雖然波音在幾年前出了大包,但這句話仍是言簡意賅 — 即使是每天把成千上萬人送到天空再平安降落這種事,我們都可以透過通盤的計畫與嚴謹的實踐來把風險降到極低。
那麼,我區區一個人想要健康地終老,並把我一個人的意外、老病對家族帶來的風險降到最低,沒道理不可能吧?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